旅游业加快复苏 促消费有力有效

【摘要】今年以来,旅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立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旅游业加快复苏,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在扩内需促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即日起,本报刊发系列年终专稿,聚焦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今年以来,旅游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立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旅游业加快复苏,旅游市场加速回暖,在扩内需促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即日起,本报刊发系列年终专稿,聚焦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今年的旅游市场的确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达到36.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114%。居民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居民出行大幅度增加。在带动相关消费扩大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复苏。”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负责人在日前举办的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稳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我国旅游行业开启了迅速回暖、稳步向好的发展进程。

政策精准 高位推动

在福建泉州古城,头戴簪花围,拍下专属写真;在北京朝阳,乘船游览亮马河,体验夜游快乐;在山东淄博,吃一顿烧烤;在贵州榕江,看一场“村超”;到江西武功山,来一场“特种兵之旅”;在陕西西安,身着汉服,解锁“梦回大唐”……今年以来,频频出圈的旅游热词,凸显了大众旅游市场的红火。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促消费、扩内需的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研究推出系列政策举措,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外交等部门出台签证便利化措施,助力入境游市场恢复。

1月,落实“乙类乙管”,调整优化旅游领域防控政策措施;2月,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和内地与港澳入出境团队旅游业务,延长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补足期限;3月,开启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旅游中国·美好生活”2023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活动;6月,出台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政策;9月,发布《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方面作出部署;11月,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30条务实举措,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12月,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推出务实有效的配套政策和工作方案。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旅游消费潜力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吉林加大支持力度,对旅游招商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浙江杭州用数字化手段向全球发放100万份“亚运文旅大礼包”,等等。

12月18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宣布,联合南京银行、江苏省信保集团试点推出“苏旅贷”专项金融产品,首期贷款规模达10亿元。“今年,文化和旅游市场仍处在以恢复性、补偿性增长为主的阶段,巩固文旅市场复苏势头还需持续用力,文旅企业在提质转型、推陈出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务实举措加以推动解决。”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表示。

“政府赋能、企业发力,共同推动了旅游市场的回暖。”回顾2023年,中国康辉集团董事长吴金梅感慨道,一年来,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方向引领、发展助力;旅游展会等活动精彩纷呈,政府搭台,整合了行业力量;创新营销高潮迭起,文旅局长频频出圈,美食、赏花、冰雪创意营销亮点纷呈,共同催热了大众旅游。

“支持旅游复苏的政策相继实施落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信心。”锦江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蓓说,2023年,我国出台多项入境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了入境游发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聚焦入境旅游市场,依托遍布全球的酒店客源和销售网络,在产品创新、销售前移、驻华外国人都市旅游业务开发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积极创新 主动应变

旅游业的加速复苏,既离不开政策供给、环境优化,也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持续发力。面对机遇与挑战,旅游企业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体现了发展的韧性与创新突破能力。

“2023年对于中国旅游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王海民表示,集团顺应消费新趋势,打开业务边界,在旅游产品开发中注入文化、历史、休闲、体育、研学、情感等增强体验要素;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消费感知出发,推动从产品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链条创新;以国际化视角拓展新的价值空间,整合签证、交通、住宿、餐饮、支付、网络等入境游链条关键环节,发挥集团海外61个签证中心的积极作用。

“面对复苏机遇,首旅顺势而为、创新求变。”首旅集团董事长白凡介绍,首旅创新夜间文旅业态,打造更多小而美的夜间网红地标;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关注家庭亲子、Z世代等客群;把握“复苏风口”,打造优质文旅IP,呈现更丰富场景。首旅旗下企业也有很多亮点,如北京环球度假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有评价说此举“让整个通州晚睡了3个小时”。

“岭南集团1至11月旅游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7%,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假期业绩均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岭南集团董事长梁凌峰介绍,该集团聚焦创新,坚持“五个重构”:重构品质新标准,升级岭南服务;重构战略布局,重启国际业务;重构消费场景,推出Citywalk等创新产品;重构数字动能,组建岭南商旅科技公司;重构融合生态,跨界合作打造泛文商旅生态圈。

在复苏过程中,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湖北文旅集团董事长陈忠说,一是回归企业的本质,科学优化配置资产和资源,解决好存量和增量关系,改善资产轻重配比结构;二是坚持跨界融合,以商业模式创新引领跨界融合;三是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用科技创新产品,用科技治理好企业,借科技创新找寻新方向。

携程集团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战略目标,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振兴计划,打造了一批携程度假农庄,与当地居民共享发展红利。积极培育进化力、持续创新力,关注人工智能,特别是ChatGPT带来的影响,创新推出AI助手“携程问道”,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促使订单转化率显著提升。携程还继续在境外进行广泛布局,目前海外用户已经超过1个亿。

直播带货、文创开发、创意民宿、露营服务、研学户外……中小企业的创新实践,同样为旅游企业注入了活力。

“市场主体的发展质量决定着旅游产业的规模、效益以及活跃程度。”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晓龙认为,2023年,各类市场主体积极适应消费需求和旅游市场变化,通过改变传统的投资模式、商业形态、宣传营销、业务板块布局和内控管理策略,不断优化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扛起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增添旅游消费动力、激发旅游消费活力的重任。

拉动消费 带动发展

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加速复苏也有效带动了关联产业发展,提振了经济发展信心。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107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无论是出行人数、旅游消费还是住宿、餐饮收入数据,都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说明了中国经济市场的活跃度提升,彰显了市场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铁路方面数据显示,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时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同比增长52%,旅游专列也恢复了往日的热度。以新疆为例,今年以来,各省区市开行到疆旅游列车66列,带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新疆赏美景、品美食,新疆成为近五年来全国旅游列车开行最为集中的方向。仅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就有12趟来自全国各地的进疆旅游专列穿行在天山南北。

民航客流加速恢复,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2.84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4.6%;三季度,民航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6%。截至目前,春秋航空今年的国内航班量已经超过2019年同期,国际航班量也在持续恢复之中。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旅游市场的复苏有力带动了景点、住宿、餐饮、交通、零售等市场恢复。对航空企业来说,带来的是国内与国际航班客座率提升、航班加密、新航线不断开辟。”

“旅游业具有产品业态类型多样、产业链条长、辐射行业广泛等特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说,过去一年中,旅游业发挥了重要的关联带动作用,通过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优化了“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供给;通过“旅游+”产业融合,延伸了产业链条,丰富了产品业态;通过全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融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有效带动了区域转型发展。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